耕雲導師 禪學講話

「摩訶般若的要義與入門」會後解惑

耕雲導師 一九八O年十二月廿八日講於新北市


「無念、無相、無住」詳解

  問:「六祖講一行三昧,無念、無相、無住」,恭請開示。

  答:《六祖壇經》的三個總綱就是「無念、無相、無住」,因為六祖是從《金剛經》而悟道的。

  「無住」就是心念不要停留在一個地方。

  什麼叫「無念」?就是說我們發動想念,而我們不要去執著,不使念頭沉澱,而是使每一個念頭昇華,就好像藥品的懸浮劑一樣,不使它生根,不要干擾到本心。

  什麼叫「無相」?就是即相而又離相。

  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佛法講實相,實相是什麼?實相是最真實的永恆相。什麼是永恆相?我們說這杯子是因緣所生──一個動機加上許多條件。動機是做這個杯子供大眾需要,款式優美,可以賺錢,可以使用。緣即是條件,找到好的陶土、好的技師、好的電窯,萬事通通具備,然後製成這個杯子。事實上,你若執著這是個杯子,那是假相。不要說杯子,就是地球六十億年了,地球最初沒有,最後亦沒有。

  《般若經》講「畢竟空」,畢竟最後沒有自性。「空」並不等於一切沒有,如果我們勉強替「空」下個定義,「空」就是無限創造的餘地和無限發展的可能。為什麼「空」是無限發展的可能?因為人類的進化永無止境。為什麼進化永無止境?因為「空」的關係,有足夠的空間、足夠的時間供你去發揮、供你去擴張。杯子因為空,可以裝水,杯子若不空能有什麼用?房子空可以住人,天「空」可以航空、航海,喇叭空可以吹得響,一切都空──「體空,用空」。般若性宗講「空」,講得很透徹。

  什麼是「無相」?假如心裏吸著任何相,就變成了照相的底片,咔嚓一次,就不能照第二次。如果一張底片照好幾次,就成了亂七八糟的壞底片。莊子講過一句寶貴的話:「至人用心若鏡」(莊子、老子境界都很高)。凡事輕輕帶過,要行便行,要坐便坐,「一心不生,萬法無咎」。

  佛教經過三武滅法。唐朝皇帝說太上老君(老子 李耳)姓李,是我們本家,責備和尚尼姑為什麼信胡人?因此和尚一律留髮當道士。過幾年僧道鬥法,道士鬥輸了,經典燒掉了,道士一律出家當和尚。就因為這樣,中國的道家思想、儒家思想、佛家思想反而獲得交流。中國禪宗很多的話是道家的話。

  我為什麼講這個?是講無相,無相不是說瞎子無相,而是說不要將「相」停留在心裏。假如你有所好惡,你說光明很可愛,那光明就停留在你心裏,黑暗相不好,你把它趕走,那是二法。佛法是不二法門。莊子說了一句非常可貴的話──「至人用心若鏡,不將不迎,應而不藏」,修養到家的人,他的心像一面鏡子一樣,有相而無相,也就「如人飲水」了。簡言之,事情來之前不相迎,事情過後也不留,男人來就是男人,女人、小孩來就是女人、小孩,「廓然而大公,物來而順應」,無所好惡,再漂亮也不留影子,過去就過去了,這就是無相。無相並不是說人來了沒有看到,而是只用第一念,莫起分別心。

  我們說沒有惡念,也沒有善念,為什麼又說沒有「業」?佛法是講「業」的,「業」是什麼?講得很空洞。「業」是什麼?「業」就是從小到大,從接受爸爸媽媽的遺傳──個性遺傳、人格遺傳,再大一點,受教育、讀書、工作服務,整個身心的活動、行為都叫「業」,而這個「業」叫「染業」。「染業」就是污染,這些都使你的心污染,都使你的真心被蒙蔽。什麼叫「淨業」?那就是不污染。「業」是什麼?業就是你人格的內涵。人為什麼有不同的性格?因為人有不同的生活環境、不同的生活過程、不同的生活遭遇。因為種種的不同,從出生、成長到現在,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。四川人喜歡吃辣椒,廣東人喜歡加點甜味,這就是「業」。

  「業」就是生活的總紀錄、靈魂的內涵。人為什麼有靈魂?就是有「業」。當沒有「業」的時候,就沒有靈魂了,只有光。有靈魂的心是黯淡的。

  「無念、無相、無住」是相通的,歸納起來說,就是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顯然地,所謂的「無念、無相、無住」,就是心不要停留,過去了就過去了,打破杯子,難過幾秒,掃一掃,沒有這回事,也不要有相,過去了不停留。

  我們人的「業」,就是印象的累積,今天記得這,明天記得那,到老了能溫故而知新,坐在那裡亂想,就是「業」上加「業」。

  有染業就要受報,有淨業就能生淨土。淨土不是究竟,大涅槃才是究竟。

  假如你有染業,那就是煩惱。小時候爸爸對我不起,過去同學如何、如何!你想那麼多幹嘛?你看那水就是這樣子,靜止時清澈見底,你把它攪一攪,它就渾濁。

  你能看見光明不算壞,但你要了解「畢竟空」,與其執著它,不如唸《大悲咒》。

  真理是什麼?是無限可能。如果你限定它是什麼,那就是扼殺真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