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身難得正法難遇」及會後解惑 法音
~一九八八年五月廿二日講於台北市

● 人身難得 正法難遇

●「人身難得 正法難遇」會後解惑


一、緣生可貴就是人身難得、正法難遇

有人叫我今天為大家講「緣生可貴」,我覺得這個題目不應該是由我來講,應該由你們來講才對。 為什麼?各位對於這句話應該要有這種深刻的感受。

什麼叫「緣生可貴」?簡單的說,就是「機緣難得」。

什麼叫「緣生」?「緣」就是條件,如果有「因」沒有「緣」,它就不可能產生結果。假如我們有個動機想蓋房子, 這個動機需要許多條件來配合,需要土地、資金、設計、人工、監工、驗收、規格檢驗等等很多條件。如果你不具備這個條件, 而只有這個動機,那是不會有結果的,因此這個「緣」非常可貴。而「緣」不是經常有的,稍縱即逝,所以又叫「機緣」。

天下的事都是一個「緣」,如果沒有「緣」,任何事情都不能成立。佛法講「因果」,這個叫概說──概略地說; 如果是具說──具體地說,則不是「因果」,而是「因緣果」。我們在形式邏輯──自然齊一律中也有因果律。

講到緣生可貴,可以分兩句話來說,第一,人身難得,第二,正法難遇,這兩句話就是「緣生可貴」了。

二、人身難得

為什麼人身難得?自古以來,在宗教界有個懸而未決的問題:「生命是一?抑或是多?」

佛經上說:「大圓覺海(生命之海)無限、無邊、無量……」,為什麼又出現了很多個體(不相同的單元)? 佛法圓融的說法叫「一多不二」。這話怎麼講?譬如你在台灣海峽丟進去一個水分子(氫二氧), 然後到美國的海岸或者到北冰洋去取出一個水分子,我們說這個水分子就是原來在台灣海峽丟進去的那一個水分子, 沒錯,為什麼?因為全同。

佛法說:「自他不二,生佛不二,色心不二,得失不二,升沉不二,迷悟不二……」,都是不二的, 為什麼都是不二的?因為凡是「真實的」,必定是「原本的」。凡不是「原本的」,就只是一個幻相。

真理是原本如此的,不是說「信就有,不信則無。」什麼是「原本的」?我們生命的原態都是相同的, 說它是多、是一,都可以。

大圓覺海中許許多多生命的單元,在希臘哲學家也有一派叫「生元有知說」,說一個生命的單元(一個生命的基因), 它是有知覺的,這跟佛法的「見性」有相通之處。什麼叫「見性」?當我們看到生命的永恆性,看到生命的不變性, 我們就認知了生命;肯決了自己的生命,就確定自己的生命是永恆的了。

如何見性?用通俗的角度來看,這很容易。不管火的溫度如何,它總是急遽氧化,不管是太陽表面的溫度, 還是點一根火柴的溫度或是燃燒酒精的溫度,它都是熱的,不熱就不能叫火。不管它是氣體、固體或是液體, 只要它是氫二氧,它的濕性永遠存在,不濕就不能叫水。在這個相通的意義上,我們要去見到生命的屬性, 不是一件很難的事。當我們見到了生命的屬性,就肯定生命的不變性、生命的永恆性,我們就不再斤斤計較於目前的得失, 不再迷惑困縛於生、死、苦、樂,我們就不會迷失在原本不真實的幻相當中,我們就可以自在瀟灑地過活現實的人生, 我們就能夠過著「既淑世又出世」、「既存在又超越」的禪的生活。

既然一切生命的原態、一切生命的基因、一切生命的永恆相是一樣的,沒有分別的,為什麼又說「人身難得」? 各位知道「眾生皆有佛性」,佛就是覺,所以「眾生皆有佛性」就是眾生都有「覺」性。從「有覺性」這一點來看, 佛與眾生是相同的。但是「有覺性」是否就是成佛?這包含兩個意義,首先從「覺即是佛」來看,說眾生本來是佛, 可以這麼講;但是就事實上來講,眾生絕不是佛,佛亦絕不是眾生。這個道理在那裏?就在於「人身難得」, 因為唯有人才可能成佛。

為什麼人身難得?因為人表層意識的結構和一切的動物絕對不一樣。我們只要稍微留意觀察一下, 就知道豬最顯著和突出的就是本能,本能就是「食」與「色」。我們如果不把豬變性去勢,牠只對「吃」和「性」兩件事有興趣, 當然母豬還有一點生物的共性──有一點點母愛,除了這個以外,就沒有其他的了。反觀人,頭腦中卻擁有了完整的表層意識, 人有本能、感情、理性、智性、思維,而動物卻只有突出的本能和稍許的感情。

所謂的表層意識,就是感官接觸六塵所吸收、累積在我們頭腦表面上的東西,形成我們的分別意識。 為什麼我們稱它為表層意識?因為在這個表層意識的下面,還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意識,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, 所以就被表層意識的機械慣性所操縱,而突出自己的本能。我們人事實上就是一部機器,是一座化學工廠。 我們從生到老除了不斷地吸收外界的東西,而形成了生理和肉體上的機械慣性之外, 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地讓原本的心(原本的自我)出頭來主宰這部機器,相反地,是被這部機器所主宰。 譬如我們有個腸胃,你就要服從它,幫它找東西吃;不但找東西吃,還要找好吃的、找營養的。 我們有個生殖機能,就會去追求異性。我們怕受到傷害,就突出「自我保存」。我們若有了廣泛的興趣, 於是就突出領袖欲、支配欲和佔有欲。我們一生完全是被這部機器所操縱, 而沒有盡到做主人的責任來操縱這部機器,所以人是很可悲的。

但是,人為什麼能夠修行成功、能夠見性、能夠成佛?因為人表層意識的結構是健全的。 人會思維,有思維領域;人有感情,有感情領域;人還有運動官能,人也有本能。 但是一般的動物沒有思維領域和理智領域,感情很薄弱,本能很突出,這就是「眾生不能成佛, 唯有人容易成佛」最顯著、最明確的原因。所以說:「人身難得」。

如果是一隻豬,不是人,牠會坐在這裡聽法嗎?不會,因為牠沒有這個興趣,牠的興趣很低級,只要吃,只要睡, 別的都不想要了。但是人就不是那麼單純了,「人所惡有甚於死者,所欲有甚於生者」,所以人比較複雜, 人有一種「向上的嚮往」及「向前開創的精神」。所以我們必須取得人身,有了人的功能和條件,才能進一步開發理智, 突破覆蓋,也就是打破表層意識,而突出我們的摩訶般若(也就是我們原本的心態)。

人若活在原本的心態中,他是「消千災於未萌,去百難於未形」,「天天是好天,日日是好日」, 生活過得極瀟灑、極自在、極健康。人若是不能突出本心,恢復心的原態,他就是最可悲、最可憐、最脆弱而且是真正被埋沒的人。 所以我們說:「人身難得」。

三、正法難遇

什麼叫「正法難遇」?若說到正法,沒有一樣不是正法。佛說的五乘法,都是正法。

第一、人天乘:說你在人間太苦了,必須好好修行,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說:「只要接受五戒、行十種善業, 你現世就能得到人生的幸福,死後上升天界。」

第二、聲聞乘:佛講四諦──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及三法印──「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畢竟寂滅」,你只要信受這種法則, 就可以自我解脫、永斷煩惱。

第三、緣覺乘:說你分析生命的起源,分析生命的過程,分析生命輪迴的法則,而找出十二因緣, 就能夠擺脫人生的執著,這個叫「辟支佛」,又叫「緣覺」。

第四、菩薩乘:菩薩和聲聞、緣覺有何不同?在法海一味來看,沒有什麼不同。如果說有的話,我們看《法華經》就知道。 在法華會上,當佛覺得時機成熟了,想說「大乘法要」時,有五百個阿羅漢退席了,他們不要聽了,心想:「我這樣子已經足夠了, 您這個法說給別人聽吧!我已經畢業了,我不要再來了。」佛說:「這些人是焦芽敗種。」什麼是「焦芽」?一棵植物的芽燒焦了, 就沒有生機了;什麼叫「敗種」?他不可能再向上發展,他已經定型了。為何如此?因為他們的根器只有如此,只具備這種福慧, 不能承受更大更妙的法,所以他們退席了。

那麼聲聞、緣覺的毛病在哪裡?聲聞是「執空」,萬事皆空,一切都空了。緣覺是「守寂」,見不得人, 在沒有人的地方──深山古廟、山洞裡坐禪,感覺很好,若是到了台北市的西門町就心亂如麻。 老子講:「不見可欲,其心不亂。」如果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,心就亂了,這個顯然就不究竟。 當然聲聞、緣覺也不像我說的這麼不夠看,我只是做個比方而已。而菩薩既不沉空也不守寂, 菩薩眼見佛性,菩薩的境界跟佛沒有多少差別。

佛法的結構只有二個主要的東西,就是「正定」與「正見」,這是真正的佛法所不可缺少的兩個要件。 「正見」、「正定」如鳥之雙翼,如車之兩輪,缺一不可。

「正定」就是「正受」,「正受」就是真實的受用、正確的感受。因為我們的感受不正確, 所以就增添了許多的煩惱;如果感受都正確了,我們就活得極自在、極瀟灑,就沒有那麼多煩惱了。

《法華經》形容這種正受為:「佛子住斯地,即是佛受用,經行及坐臥,常在於其中。」 這即是說:「當你得到正受的時候,你與佛的受用是一樣的」,也是禪宗講的: 「途中即家舍」──路上和到家的感受沒有兩樣;也就是說菩薩是活在「實際理地」、「本地風光」的真正法味, 菩薩是極瀟灑、極自在的。菩薩為什麼不是佛呢?《金剛經》說:「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」所謂差別, 就是說你丟得乾不乾淨。《法華經》說:「運糞出!」、「二十年中但令除糞!」如果你把心中多餘的東西丟得乾乾淨淨, 丟得不能再丟時,那就差不多到家了。如果你心中仍有個道理,認為這是「勝義」,有「一理寓於心,一事縈於懷」, 說我今天還沒打坐,有個事還沒辦,那就是障礙──理事二障;「理障」障菩提,「事障」長無明,障礙你的覺性, 所以菩薩多多少少離「真正的見性」還有一點點距離。菩薩和佛有何不同?佛是正遍覺、畢竟覺、究竟覺, 菩薩還不能達到正遍覺。什麼叫正遍覺?正遍覺即是我們中國古人講的「寤寐一如」,佛睡眠跟我們醒著是一樣的; 佛睡覺時如果不覺,也和我們一樣去做夢,那就不是佛了。

其次,說到「正見」。

什麼叫「正見」?就是見得很正確,不會以假為真、以幻為實、以邪為正、以惡為善……, 這些都是邪見,真正的「正見」就是超越了這些,而見到一切理、一切事的根源, 見到一切生命的最初因、最初相,證得了自己心的原態。

說到「正見」,我為什麼要求各位讀《六祖壇經》?各位如果讀《六祖壇經》進入狀況, 就能夠品嘗、體會到佛的境界。我要求各位做的事,都是可以收立竿見影的效果, 否則我不會給各位增加負擔、添麻煩。你們若是不做的話,我就沒有辦法讓你們甩掉自己的業障。 你們若是不讀《六祖壇經》而希望入禪,告訴各位三個字:「不可能」。

中國的宋明理學、中國的禪詩、中國的禪畫,這些既具象又抽象的畫、既存在又超越的文學, 都是從《六祖壇經》來的。我沒有學過理論與作曲,為什麼還要寫一首《自性歌》? 因為大家都忽略了《六祖壇經》最重要的地方。我曾經問大家:「《六祖壇經》看了沒有?」 「看了!」,而《行由品》「如何入道?如何舂米?」像看小說一樣,很有意思,引人入勝, 但最重要的地方你們卻忽略了。其實你們只要搞清楚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但用此心──但用這個本來清淨的心, 就直截了當成佛了」,你們卻都忽略了。我寫的《自性歌》,歌詞是《六祖壇經》摘出來的句子。我沒有學過音樂, 為什麼要作曲?就是為了使大家充實生命力,提高各位對《六祖壇經》的興趣。

所以,大家要多讀《六祖壇經》,會背誦,更好。因為佛教有些是超常識的──就是這部經,你只管讀, 照著經上所說的去做,不必去聽別人講;你若是原本不懂,聽別人講,原本不懂的地方聽了更糊塗了, 對你沒有幫助。我坦白說,你記得很清楚,那是知解;你心裏的東西已經夠多了,再加上那些廢知識, 不但無益,反而有害。你若是不相信,聽別人講經,你都記得,煩惱來了,你拿它去抵擋,抵擋不住。 最好的辦法,任何一部經,你只要讀了三千遍,一定會懂,這個叫「領悟」,不叫「知解」。 讀經的好處就在這裏,為什麼自己不去「領悟」,而去學「知解」呢?那是沒有用的。

剛才我說到「正法難遇」時,講到人天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乘,使我想起曾經有好幾個人問過我: 「某某法師說法是好是壞、是正是邪?」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。因為在工業社會, 你說你是第一,那是合法的;如果你說別人第二,那就犯法了。你說我的黑人牙膏是全世界第一, 沒有人告你,因為「我的設計就是追求第一,不要第二,我的精神、我的目標都是如此。如果你說我不如你, 那要看從那個觀點來看,起碼我的包裝是很好的,是獨一無二的,沒有第二個跟我的包裝是一樣的」。 假如你說:「我的黑人牙膏第一,你的白人牙膏第二」,那白人牙膏就會去法院控告你。所以, 我們不要去批評別人的好壞,要注意自己,不要去看別人如何,只管自己的修行就好。

但是如果你要學禪,首先你要確定你學的是無為法,《金剛經》說:「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」 差別在哪裡?是說你「無為」得是不是很徹底?是不是「佛來佛斬,魔來魔斬」? 是不是還要去觀想自己是幻是真,去現出佛的影像來?《金剛經》說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 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」這句話很好解釋,說一切的現象都是虛假不實的,都不是真理。 真理是原本如此的,原本沒有發現四萬個銀河系,沒有星球,沒有人類,那裏有什麼相? 「原本不有,究竟歸無」。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,你若看見一切相根本就沒有, 那就「如其本來」,本來就沒有嘛!

所有的觀相、觀想,也是佛的法門,那是什麼?只是以橛出橛──你在牆上的木板上釘了一個釘子拔不出來, 乾脆再用一個釘子敲,敲穿了就出來了,它也是個方便法門。假如你以「方便」為「究竟」,那你是「不解脫」再加「不解脫」, 也就是禪宗講的「雪上再加一層霜」──「雪上加霜」。

談到「打坐」,「打坐」若是究竟的話, 那南嶽懷讓禪師為什麼弄了個磚頭在馬祖的面前磨?

馬祖說:「你磨什麼?」

懷讓禪師:「磨鏡子。」

馬祖說:「磚頭怎麼能磨成鏡子?」

懷讓禪師:「你打坐做什麼?」

馬祖說:「成佛呀!」

懷讓禪師:「我的磚頭若是磨不成鏡子,你打坐也不會成佛。」

這是禪門的公案,你若是修學禪宗,這些東西都不相應。你若是願意當二乘、當聲聞、當緣覺,那都相應, 那你去當你的二乘、聲聞、緣覺好了。你若是學禪,就不要搞這一套,為什麼呢?我這裏不要你改變生活方式, 你昨天怎麼活,今天還是怎麼活;你去年怎麼過,今年還是怎麼過!我這裏沒有八關齋戒,沒有二百五十戒, 也沒有基本五戒,只有一條戒:「不可告人的事不要做,不可做的事不要去想。」你只是活在責任、義務裏, 不必去追求什麼權利。若能如此,「法」就會在你心裏生根,你就會得到正受,活得瀟灑、自在。

四、安祥禪是「正法」、「圓頓教」

我剛才說到「正法難遇」?的確難遇,但是遇到了,要知珍惜。什麼是「正法」?很簡單,我說法時,你聽得很清楚, 我若是暫停不講,你看看自己的心裏「有什麼?」「什麼都沒有。」這個就是心的原態,這個就是摩訶般若, 這個就是大智慧(摩訶般若就是大智慧)。大智慧是一切智慧的源頭,沒有它,就沒有任何的智慧了。 能夠喚醒你摩訶般若的,就是「正法」,這也就是「正法難遇」。因此,具備這個條件而出生的你,是極為可貴的。

想建立一個道場,除了要有錢之外,還要有「法才」和「資糧」。今天志同道合想「直趨最上一乘」、 要「學究竟法」、要「超越一切有為法」的人很多,我們要有個聚會的地方,需要有人發大心,辦道是需要條件的, 條件就是緣,而這個緣是極為可貴的,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我們今天已經有了這個動機,條件具備了, 也產生了這個結果,卻有人不知珍惜、不明是非、不辨正邪、不分大小、不知高低……,連基本的理智都不具備, 見異思遷,那是你們自己的事,沒有我的事。你問我:「誰好、誰壞?」我不說,我只能說:「凡是著相的、執著的……, 就不是禪。禪是最上一乘,超越菩薩乘,直趨佛乘。」

古德判教,有小乘教、大乘始教、大乘終教、大乘圓教、大乘頓教。 我今天講的禪是「圓頓教」,既圓又頓,「圓」就是圓滿、圓融無礙,「頓」就是「不歷僧祇獲法身」, 不必生生世世修學,一生可以成辦大事,是至圓、至頓。但是有個基本前提,你必須是這個根器。 你若不是這個根器,也沒有辦法。這是我這一次在禪刊的創刊號上寫《證道歌淺釋》的基本動機。 因為《證道歌》是大徹大悟的人述說他自己行經的路徑,也就是他指給你的路標。他是過來人, 你朝著他指的路來走,就不會錯。大家若是真正看了《證道歌淺釋》,就不必再問我:「那個是正法? 那個正不正、好不好?」你們自己就知道了。

古人說:「學道須是鐵漢,著手心頭便判,直趣無上菩提,一切是非莫管!」你若是個學道鐵漢的話, 就不會囉哩叭嗦問東問西、問好問壞了。我不會說別人壞,我只會說:「我是第一」, 我不會說:「別人第二」。是第一、第二?你們應該有基本的理智去判斷。

我再告訴各位一句話:「學佛法最怕雜毒入心」。什麼叫「雜毒入心」?你吃了一種感冒藥, 吃了二個鐘頭以後還沒退燒,又吃了另外一種的感冒藥,結果起了化學作用,你就會中毒。

禪,只適合「根性單純」、「誠敬信具足」及「上上根器」的人,比如六祖,一字不識, 一旦悟道,即是萬代宗師,到現在還坐在南華寺巍然不動。因此,上上根器的人遇到了禪(圓頓教),這就是緣生可貴。

五、要珍惜安祥禪殊勝的法緣

萬事萬物都是條件的組合;大到房子,你若把構成房子的條件抽出去,就沒有房子了;小到一個原子,它也是條件的組合, 你把它的條件分開,就沒有原子了;乃至更小的一個光粒,你把它的條件抽開,它什麼都沒有了。所以「緣」就是萬事萬物的當體, 事物的當體就是「緣」。

「緣」,原本不有;「緣」,當體即空。所以佛法的基本教義是「緣起性空」,因為「性空」, 才有「緣起」的可能;性若不空,只是一潭死水。因為「性空」才能「緣起」,「緣起」才能「性空」, 它具備了不斷演進、不斷創造的活潑生機。而人是一粒生元(一個生命的單元),具有無限創造發展的可能, 但是一失人身,就萬劫難復。你們如果能夠珍惜這個可貴的生命,去努力學習、修行,我告訴各位,一定可以大事了畢。

六、初見性人要防漏

在安祥之友中,有很多人已經見性。什麼叫見性?就是見到一切事、一切理的源頭,見到一切事、一切理的真相, 從此不再懷疑,也就是見到了煩惱的老祖宗,煩惱以後就不敢再打擾你了,所以可以說「大事了畢」。見性的人, 安祥就是他,他就是安祥。

見性的人有三件事必須要注意:

(一)不要很快地去跟別人宏法,要好好保任,否則你會「漏」掉。為什麼會漏掉?你講話講多了, 滔滔不絕,辯才無礙,天花亂墜。講完了,自己返照自己的心,安祥降低了,為什麼?漏掉了。

(二)不要對外認同,要秒秒注意自己的心態。為什麼?你太注意外面,外面的一切都變得真實了, 結果你就迷失在外面,安祥就降低了。

(三)要不斷地「管帶」:管住表層意識,帶住安祥,就好像帶著你的小孩到菜市場買菜,你要管著他, 還要帶著他,不然人多擠丟了、遺失了,很難找回來。所以你對自己的心態、安祥,要秒秒注意,時時帶著, 不要隨便丟掉。

最重要的一點,你要把生氣、不滿、抱怨、牢騷、痛苦……通通丟掉。如果你一生氣,你就會發現安祥不在了。 安祥不與憤怒同在,安祥不與錯誤同在,安祥不與妄想同在,安祥不與廢話同在,廢話說多了,就沒有正受了。 各位初初見性的人,請你們務必記得這一點,這個叫「漏」。

有人說:「和太太同房會漏掉」,那是「黑白講」(亂講),沒這回事。釋迦牟尼佛有兒子,我也有兒子, 見性的人都有兒子。不需要獨身,用不著吃素,不必打坐,也不必去觀想……;只要活在安祥裏,一切具足, 萬法俱備。能夠遇到這樣的正法,就是緣生可貴。

我們要學法,必須先取得人身。我們做了人了,而且發心學正法,還必須要遇到正法。 遇到的法若不是正法,那不就上錯了賊船了嗎?這就叫「自誤」。

因為「緣生可貴」,所以我講了半天的「緣生可貴」。講完「緣生可貴」之後, 我希望各位都能體認到「時機不再,正法難遇, 人身難得」,好好珍惜,謝謝各位!


「人身難得,正法難遇」會後解惑

一、如何自修才不會走錯方向?

問:我已決心跟隨 老師學法,並知明師的指導對修行十分重要, 請問要如何皈依 老師?若沒有師父在身旁指導時,應如何修行,才不會走錯方向?

答:你只要認為我是你的老師,你就是我的弟子了,也沒有什麼儀式,也不要磕頭,不要……。 時代不同了,我們不要把過去的事拿來用。當師父不在旁邊時,你只要說「法是永恆的,不會因人而變的」, 從賢劫千佛到現在的佛,都是一樣的。如果你沒有電阻,電流就會通過;你有了電阻,電壓大,它就會燒壞。 什麼是電阻?錯誤就是電阻,錯誤恆等於煩惱,罪惡終難逃毀滅。我們學法的第一步,不管是哪個宗教, 都告訴你「揚棄錯誤」。我們儒家也講「洗心」,要把心洗乾淨。因此你若想學法,要想相應, 第一個你必須要做一次反省,用反順序,今天反省昨天,今年反省去年,而不是反省明年,明年還沒到, 而你一直反省到你能夠記多少。你若反省得好,你可能把你媽媽生你時記起來,這個是有可能的; 也有人反省出來了,有的人反省出他過去是條牛——他媽媽沒有生他以前他是一頭牛,這是真實的。

我們這個地方有一點你們各位都要注意:不許胡說八道,不許染上太多的神秘色彩。我們心裏應該有個準備, 就是說:「常識是不能滿足你的」,人不應該以常識為真理,人若停留在常識裏面,人就不會再進化了, 所以我們修行不以常識為滿足,但是不要染上神秘色彩。第二個你要注意,你修行的所有的境界, 你只能寫信或者當面問師父,不可以跟任何人說。你若問我:什麼道理呀?我也說不出什麼道理來, 你若說了以後,你那個安祥馬上退失了,就沒有了——漏掉了,所有的修行的人都有這個體驗。 個人的修行境界,不可以跟任何人講,只能跟師父講,否則的話你漏掉,那是你的事,很可惜。

所以你若想修行,第一個,你必須要反省,要把自己的錯誤找出來,要認識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, 如何淨化自己,如何跟錯誤絕緣,然後光才能夠透得過去;第二個,你可以常常聽聽我的錄音帶──我的講詞的錄音, 你可以常常聽。你若能夠聽,你就發現有不同的感受,因為我們修的是這個心, 所有的聖人、凡人、壞人、好人、流氓、地痞、餓鬼、魔鬼,它的差距都是在這個心態。 若是正法,就能傳心,就能使你的心空空朗朗,就會讓你像喝了一杯酒一樣,飄飄然, 就會讓你的日子過得不執著,事如春夢了無痕,就會讓你活得沒有重壓。

只要你發心學正法,終身不退轉,不要見異思遷,分得出正邪、大小、真假,能分得出來, 然後揚棄自己的錯誤,常常看看我的講詞,聽聽我的錄音帶。今天這幾條禪歌,各位唱的時候, 一定有不同的感受,因為這個是名符其實的心靈之音。你唱了以後,可以增加你心的抵抗力, 降低你的煩惱,充實你的生命力。

各位看過我《安祥之美》的講詞的人都知道,我們一切的病,是從心裏來的。病從口入的病好對付, 心靈的病很難治,你只要把你的心調和,包容力越大,修行越快,也就是說能包容別人,而不包容自己。 別人對不起你,別人錯,你包容;而你自己對不起別人,自己對不起自己,不要包容。 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徹底的勝利者,屈從自己的人永遠得不到上天、眾生的原諒和寬恕。

你只要發心學正法,這已經夠了。我不用多說,你心裏有師父,師父就在你身邊, 不會離開你很遠的,學正法的人也不會感覺到很孤獨的。你一定要保持此刻的心態。 在座的各位請你記住:保持此刻的心態!不必做任何修行,也不必拜拜,也不必打坐, 什麼都不要,也不要忌口,也不要跟蚊子和平共存(大家對於防止登革熱,人人都應該出點力)……, 不要想那麼多,不要執著那麼多,也就夠了。

二、桶底脫落是什麼?

問:修行的要旨是捨之又捨,放下一切,為何 導師說要桶底脫落,就要熟讀《六祖壇經》,研究《指月錄》、《五燈會元》、 《碧巖集》、《圜悟心要》,而且要拚命去裝,這是否和古人所說「為道日損」有矛盾、衝突?

答:這個沒有矛盾,這個很合理的。為什麼?桶底脫落一定是桶裏裝的東西太多了; 空桶的話,那桶底會脫落嗎?你若挑一擔空桶,那桶底永遠不會脫落;你必須把它裝東西, 裝東西壓得它受不住了,就脫落了。我在《觀潮隨筆》裏有一段叫「理極必反」, 你回去再翻翻看。一個道理,道理鑽鑽鑽,道理越來越多,最後,道理多到極點的時候, 你發現……,這個答案我就不說了。你看《指月錄》,你看東西,你看得越多,你找出一切道理的源頭, 你應該平常要思索一個問題:「理從哪裏來?」咦,你找到理的源頭、找到理的老祖宗, 那你就變成一切事、一切理的主宰,你就是真理之王——法王了。你若說一切放下,「放下」這個話, 講起來很簡單,但是困難到你放不下,你不如挑起走。叫你桶底脫落,空桶的桶底不會脫落,你一定給它裝裝裝, 裝得它受不了,啪!一下子,脫落了。脫落之後的那個桶有什麼呢?這個不要講了,事情就這麼簡單呀。 那麼脫落有什麼好處呢?當你桶底脫落的時候,你的心、你的身、你的人、你的人生、你的一切完全改觀了,脫胎換骨,轉凡成聖。

《指月錄》要看,不是要你看懂,是要你看不懂。越看不懂,你越看,這個才有味道。 你若是吃冰淇淋,沒有味道,吃口香糖才有嚼頭,慢慢地嚼,味道就出來了。當然看《指月錄》, 也是一個借鏡,桶底脫落的人看《指月錄》,每篇的答案都是一樣的,桶底沒有脫落的人看一百個公案, 就有一百個答案,一千七百個公案有一千七百條答案。若悟的了話,就只有一個答案,事情很簡單的。

三、如何對治胡思亂想?

問:看經、讀書容易打瞌睡,而且胡思亂想的妄想難以克制,請問 老師如何對治?

答:人,都是活在錯誤當中的,你記住這句話。佛經上說:「高原、陸地不長蓮花。」蓮花不是長在帕米爾高原的, 它是長在爛泥巴裏頭,它最可貴的就是出淤泥而不染。人從成長到現在都是活在錯誤當中的, 問題是:你有沒有心力?你知道你自己錯誤,會不會改?這是心力的問題。心力(心的力量)保證一個人成功的, 心力它是由勉強到自然的。勾踐臥薪嘗膽鍛鍊心力,恐怕他墮落了,恐怕貪圖享受了,恐怕忘記過去的恥辱, 所以他要嘗膽。那個陶侃每天沒有事搬磚頭,他恐怕跟我一樣肚皮越來越大,機動力越來越小,將來就沒有戰鬥力了, 所以他要運動。

像你這樣的情形,很簡單的,一胡思亂想,馬上打自己兩個耳光。我就是這樣做的, 我以前也是打開經參瞌睡就自己打耳光,胡思亂想就自己打耳光,由勉強到自然, 自己打總比別人打好吧?你用我這個方法不靈,下次再見面,你可以向我抗議。 這個大家一定要由勉強到自然,說錯話打自己,起妄想打自己, 說我今天要看多少頁(也不要陳義過高,要求標準過高), 我若看不到,我絕不睡覺,絕不吃飯。不是說一定要看經才會悟道, 而是說你既然要做什麼事,一定要做得徹底。一個人想一個問題, 不要結論只要想,結果他一天想了很多問題,都沒有結論,最後他想一個問題, 七八個問題一起出來,別人問他這個,他答那個,精神分裂了。

你想想,沒有意志力就是沒有心力的人,都會神經衰弱、好做夢、記憶力減退, 這是沒有心力。修肉體的宗教,剛才我講,宗教大概是分四類的:理智的宗教——求理論、求智慧、講道理, 它的優點就是冷靜、理智,它的缺點是消沉,會冷漠。修感情的宗教——它的優點使心靈有所寄託, 它的缺點會使人產生狂熱,會產生偏執,說我是真理,你們都是魔鬼,像何梅尼的朋友,十字軍的東征, 這是情感的宗教。情感的宗教,它的優點就是使心靈有寄託,它的缺點產生狂熱,狂熱就是魔。 肉體的宗教——它的缺點就是執著肉體,講求功利,它的優點是鍛鍊心力。我時常講,六祖到黃梅八個月就得到衣鉢了, 它有兩個因素:第一個是「本來無一物」。真實的是原本的,原本啥也沒有,這個是到家了。 那個神秀有「菩提樹」、有「明鏡台」,還「勤拂拭」,還怕「惹塵埃」。那五祖說:「你還沒有入門, 你還在路上。」第二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舂米舂了八個月。因為六祖個子不大,他踩那個碓踩不下去, 腰裏還綁塊石頭,增加一點重量。你看那個多苦,那個靠心力。不是靠心力的話,那不要說八個月, 像我,你叫我踩八天,那我都不願意幹了,我說:「人生幾何,何必折磨自己,算了,返去(回去,閩南語) 」, 就回去了。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心力,要堅持到底,堅持到底就會成功,堅持到底才有勝利。 你若是知難而退,淺嘗輒止,那完了,那一事無成。假如你大徹大悟——修行成功的人,我告訴你, 柳暗花明又一村,人生還有更美好的等著你。我絕不會騙你,大家很誠,所以我就說點實話, 我絕不會說一句假話。你一定要鍛鍊心力,鍛鍊心力最好的辦法,就是自己打耳光,自己全自動; 若拜託你太太打你,那效果也許會更好一點。

四、如何減少煩惱?

問:我的煩惱很多,想要叫它停止,卻停止不了。應該如何修行,才能減少煩惱,恭請開示。

答:有很多煩惱,你把它一條一條地整理出來。人生最脆弱的、最不會長大的、最妨礙你成長的, 就是你逃避問題,你不會去面對問題。習慣於逃避問題的人永遠長不大,到了六十歲、八十歲,還是脆弱, 還是弱不禁風。修行的人要面對問題,該來的就讓它來,一切結果都有原因,一切原因都有結果,不要躲避什麼。

煩惱很重,但是你保持你現在的心態,煩惱慢慢就離開你了,它就會溜走了。因為錯誤恆等於煩惱, 你把錯誤都丟掉,不要太注意自己,多關懷別人,太注意自己了以後,自己就為別人而活了。 他喜歡不喜歡我呀?他討厭不討厭我呀?他是不是在說我呀?久而久之,好像你是大眾的附庸, 而沒有你獨立的自我。不要注意別人,注意自己的心態,只注意自己的心態(重複)。要斷除煩惱, 就多唱唱《自性歌》、《安祥之歌》。沒有事,唱唱看,我相信你的煩惱會越來越少,因為你的錯誤會愈來愈少了。

五、我的弟子必須護法及宏法

至於說大家願意拜我為師,我非常高興,「人之大患,在好為人師」。我沒有什麼可以教你的, 你認為我是你老師就可以了。我是不需要什麼儀式,也不要發什麼證書。我的法就是心,心外無法, 你的心歸依了,就可以了。如果說需要表現什麼的話,大家應該要支持我們的禪學會。也就是說, 一般人的毛病,希望最好不耕耘就有收穫,最好不要努力就能獲得成功,而最好是不要付出就能獲得, 這樣子是不可以的,違反了因果法則。

大家學法學得好,但是大家要付出一點,要奉獻一點,要耕耘一點,最低限度大家要給禪學會寫寫文章。 我們通知大家寫文章,有很多人很熱心,寫得很好;有很多人給他通知幾次,他說:我不會寫。 你只要會說話你就會寫啊,你總不能說你不會說話吧?因為文字是語言的符號,思想是無聲的語言, 而語言又是思想的聲音,你能說話,你腦子能想,你腦子沒有鈣化,你嘴巴不是啞巴,你就可以寫了。 寫好寫壞是一回事,只要你很真誠地寫,一定是好的,好文章是至情至性的。你只要用真誠的心去寫, 文章都是好的;不疼不癢的,無病呻吟,那絕對寫不出好文章。

所以我在這個地方鄭重地呼籲大家:大家要珍惜「緣生可貴」,要以耕耘求得收穫,要靠努力換取成功, 要以回饋取得更多、更大、更圓滿的收穫。大家多多支持禪學會,大家多多為《禪學季刊》寫文章。 大家在推廣《禪學季刊》的時候,也不忘記要求別人發心贊助。不然的話,我們的這個雜誌,各位看, 成本很高,印刷編輯很精美,不敢說是空前,也不敢說是絕後,但是起碼是鶴立雞群、卓然可觀的。 那大家如果不給它一點心力,它就沒有生命,大家用心血灌溉它,它就會成長,就會開花,就會結果。 所以大家叫我叫「師父」,可以,但是你要支持禪學會,你要支持禪刊;否則的話,「因地不真,果遭迂曲」, 沒有真因,就不能得正果。「大家支持禪學會,就是支持慧命;大家支持禪刊,就是支持老師。」 大家不要忘記這兩句話。

六、唸《金剛經》消除業障

問:我常做惡夢,聽說讀《金剛經》可以消業障,但是《金剛經》又很難看得懂,請 老師開示。

答:你若一懂的話,就不能去業障了,這關鍵就在這裏。因為你不懂,它確實可以去業障; 你若一懂,它就不去業障了。《金剛經》,它有一個極為殊勝的結構:「眾生眾生者,即非眾生,是名眾生」、 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」,這個是一切宗教所沒有的,它的殊勝,我只舉這兩句。 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你要經常作這樣的觀想、觀察。你若念了三千遍以後, 你這個惡夢就沒有了,這是前塵緣影,過去多生累積的。

我們這麼講,也許有人不理解,因為現在我們講的這個心理學──佛洛依德的心理學, 就是平面心理學,就像 sin三角平面幾何一樣;我們的心不是平面的,它是立體的,它是有深度的。 所以此地若講起來,很費時間,唯識法相宗講人的心,分析得很清楚。佛法有個要領,你不必問它為什麼, 你只管去做,你若知道為什麼,那就不靈了,關鍵就在這裏。你要的是「現證」,不是要「廢知識」。 我跟你講了一大篇「《金剛經》何以去業障」,對你一點幫助沒有;你果然業障減輕了,這個對你真有幫助。 所以禪,有的地方是會講的,有的地方是不講的,因為禪不同於其他的法門,裝了很多廢知識, 將來就業考試也不考這些廢知識,煩惱來了,用它抵擋不住,人生不會更通暢。你不如把它統統丟掉, 不要管了,只保持一個安祥的心。你若能保持現在的心,你永斷惡夢;你若保持不住,那惡夢說不定還會來。

念《金剛經》,是絕對消業障,天下所有的經都沒有《金剛經》這麼殊勝、這麼究竟、這麼徹底。 拿《金剛經》去面對所有的邪魔外道,一打就倒;金剛經好像是太陽,邪法、邪教好似是霜,一見太陽就消掉了。

七、無「電阻」相應快

問:兩年前我開始學法。我曾研讀「安祥之美」,並用心抄寫,當時內心感到很舒暢,很喜悅。接著又持誦《金剛經》, 看 導師講詞,聽錄音帶,今天聽了《自性歌》,見到了 導師,卻不禁一直掉眼淚且無法控制,心臟跳動加速,全身發熱, 不知是何原因?

答:妳的根器很好,根器很好(重複)。妳這個現象就是兩個字:相應,這叫相應。 相應就是瑜伽(ㄧ ㄡ ˙ㄚㄍ,悠嘎),(悠嘎)就是聯合,妳跟法已經取得聯合了,而妳的心態已經完全改變了, 身心都有很好的一種覺受,所以妳的根器很好。當妳的誠敬信很夠的時候,妳就會有這種感覺。當沒有人的時候, 妳想哭,妳就可以大哭一場,躲藏到沒有人的地方哭,免得別人勸妳不要哭;妳這樣地好好哭一場,妳的心垢就洗掉了, 說不定妳會有更好的感受。哭和笑都是感情的發洩,對於一個修行人,都非常重要;就怕「哭,沒有眼淚;笑,皮笑肉不笑」, 這個沒救——這個人沒救了。情感與理智同是生命力,無緣大慈──無條件的同情,同體大慈──感同身受的同感,這些都是修行的動力。 所有的大科學家、大文學家、大藝術家都有過人的情感,一個情感冷漠,意志消沉的人既不可能是天才,也不會修行成功。 所以一個一接觸正法想哭的人,他的悲心很重,也就是說他會成就,他會有成就(重複)。就怕沒有感覺,沒有感覺這叫什麼呢? 叫不相應,應該多多少少有點感覺。如果你感覺到心窩發熱,感覺到臉上有太陽在照妳,這就叫相應。只有正法才有這種感受, 不是正法,沒有。那個邪法會說得妳發涼,越來體溫越低,那很危險,它會攫奪妳的生命力,使妳的生命萎縮。

八、心中有師父,就能得到加持

在座的各位,有的人說願意拜我當老師;願意拜我為師的人,請站起來,鞠個躬就好了。「好,請坐,請坐」, 這樣就可以了。我們所要的是心,你給我磕頭、三跪九叩,你心裡不是那麼一回事,沒有意思,那頂多收一點運動效果而已, 沒有什麼大的意義。你心裡歸依就可以了,你只要心裡把我當老師,我不會排斥你,也不會拒絕你,我會攝受,一定攝受。 你什麼時候心裏有我,你什麼時候會感覺到心態不同;我會活在你們的心裡,你們也會活在我的心裡。

各位若沒有問題,今天時候也不早了,謝謝各位!請各位珍惜這個緣生,緣生可貴,支持我們的禪學會,支持我們的禪刊。